1.东京必游景点排名东京旅游景点全集

2.文学常识柳宗元

3.漳州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4.漳州圆山和山治旅游指南

5.急需:福州地名的资料!!!!!!!

芝山公园人民英雄纪念碑_芝山公园作文400字游览

漳州市位于东南地区,这里自然山水非常丰富,也是岭南文化最为特殊的地方之一,当地民风淳朴温善,自然美景令人心动,还有诸多令人向往的美食,是一个不错的观光旅行之地,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圆山和芝山旅游攻略。

漳州城有两座名山:圆山、芝山。圆山地处漳州西南面五公里处。芝山位于漳州市区西北角,相传因山上曾发现紫色的灵芝,赐名“紫芝山”。

无独有偶,台湾台北市也有圆山和芝山。圆山地处台北市区北端。芝山位于台北市士林区,当年开发士林的漳州人,觉得此山很象家乡的芝山,便称之“芝山岩”,并在芝山岩上建造“惠济宫”,奉祀漳州乡土守护神“开漳圣王”。

今天车水马龙、人口稠密的台北市,三百年前还是个荆棘丛生、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清康熙年间,漳州人沿着淡水河及其支流基隆溪、新店溪进入台北开垦。台北平野上新店溪以南的板桥平原、大汉溪上游的大溪地区,以及基隆河以北的大屯山麓,如今分布着许许多多漳州人聚居的市镇、乡村,留下了许许多多象圆山、芝山之类的源自漳州的地名。它们是标记漳州府先民开发台北的丰碑和见证。

“漳州府”三个字,在台湾的谱牒、史料中屡屡出现。漳州府城,令漳籍后裔子孙魂牵梦绕,心驰神往。近年,漳籍台胞纷纷来到这里,寻溯祖先的遗迹。他们或徜徉于古迹名胜,领略古城灿烂的文明;或漫步于古街老巷,体味原乡淳朴的民风;或驻足于摊点小店,品尝祖家的美味佳肴。

漳州府城历史悠久。唐贞元二年(七八六),漳州刺史陈谟(陈元光之曾孙)见此地山青水秀、平原广袤,圆山、芝山南北对望,九龙江居中缓缓东流,山川形胜极佳,开始在此设置州治。唐代的漳州城,以今中山公园为中心,筑方形城堡,挖东、西城池,称“子城”。从唐至清,漳州历代州、府、道、路署都设于今中山公园内。一千二百多年过去,漳州古城池的位置和格局仍依稀可辨。中山公园内,尚存二道尺余宽的残城墙和一座设于衙外的石亭。从南昌路,到澎湖路、九龙江北堤、钟法路所形成的矩形地带,就是唐代漳州古城的遗址。

宋代,在唐代子城外筑圆形城墙,称“外城”,形成“外圆内方,分隔环迭”的格局。宋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始建的石城,长十五里,今仍斑斑可寻。东门城楼及新华西路东侧南、北端的城墙百余公尺,保存完整,颇有价值。唐代始建,至宋代屡经修浚地城池,环抱子城,与九龙江相接。往昔城池碧水悠悠,舟楫如梭,满载货物的船只自东、西闸口而入,可直通市中心渔头庙(今南昌路)。城池上尚存东、西桥亭。东桥亭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八一六),桥成之日,恰逢漳州人周匡物进士及第,故又名“及第桥”。宋代在桥上建亭,历代重修,现存三进桥亭,雕刻精美,古风盎然。宋代外城的市井布局,民间有俗言谓之:“东门金,南门银,西门马屎,北门苍蝇。”东门、南门自古街市繁华,生意兴隆,流金溢银;北门为牲畜放牧、交易之处,蝇虫飞舞;西门为兵家之地,演武校场,兵营附近马粪多。形象地道出了旧时漳州的景象。

漫步漳州街头,但见古迹交迭辉映,细心寻去,俯拾即是。中山公园北端,有纪念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七星池。朱熹于南宋绍熙元年(一一九_)任漳州知州,曾建“复轩”于此。他潜心研究《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注释合编的《四书集注》,最早就是在漳州刊行的。他在任内重视教育,勤政谋治,多所变革。历代文人一直把朱熹看作漳州文化史上的里程碑。中山公园的博物馆内,珍藏着唐咸通经幢。经幢上字迹清晰,明代名儒顾炎武称其为“天下经幢第一”。沿着中山公园南门往南行,至修文西路,有建于北宋庆历二年(一_四二)的文庙,是漳州古时文教中心。文庙内仪门、庭院、丹墀、庭廊规制雄浑,建筑美奂。主体建筑大成殿,金**歇山重檐屋顶,金碧辉煌。前廊六根盘龙浮雕石柱,古朴典雅。宋明民族英雄文天祥、戚继光、黄道周、郑成功均曾来此祭祀。南宋建炎年间,孔子后裔孔任率子孔克权,避兵入漳,居于庙内,繁衍子孙于漳州,直至明正德四年(一五_九)仍见史载。

在漳州古城,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十处名胜古迹中,有十三处属漳籍台湾宗亲的祖业或崇祀的祖先遗址。其中,有台湾“南院派”陈姓始祖、唐太子太传陈邕开基地南山寺,有台湾“书山派”、“斗山派”、“涌山派”萧生奉祀的始祖、宋代状元萧时中的墓冢,有清光绪皇帝赐建林文察、林朝栋父子的专祠宫保第,有抗日英雄简大狮蒙难处,有著名爱国文学家、教育家许地山故居,有平台将军蓝理生活过的遗址浦头大庙。庙里供奉山西夫子和蓝理塑像。蓝理为统一台湾征战荣归后曾拜谒故地,手书“江汉以濯”,今匾额尚存。

古城的大街小巷,一座座年代久远的牌坊跨街而立,蔚为壮观,炫示着漳州历代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的荣耀。香港路上,林尚书牌楼、蒋侍郎牌楼历经三百余载,巍峨如故。

岳口街头,蓝理牌楼和许凤牌楼一前一后,高高耸立,象将军一样雄视老街上低矮的亭仔脚楼,护卫着集市上熙来攘往的人车摊贩。四牌楼皆高十余公尺,一式的三间五楼十二柱。

蓝理牌楼和许凤牌楼的楼匾“勇壮简易”、“所向无敌”、“闽越雄声”、“楚滇伟绩”,皆康熙亲笔御书,匾额两边青石雕饰的花卉、人物、龙凤、狮兽浮雕,工极精巧,颇具欣赏价值。

沿古街往西北面走,穿过胜利路,登临芝山,是市区的最高处。昔日芝山上有开元寺、法济寺、净众寺等名刹。开元寺建于唐代,历史最悠久,佛事最兴盛,香火冠闽台。清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太平军侍王李世贤进军漳州,与清军对垒,开元寺毁于战火。今尚存残碑断碣,供人观瞻。

芝山顶上有三亭。威镇亭冲天耸立,与城东南的威镇阁犄角对峙,恰似一对撑天华表。甘露亭建于明嘉靖十六年,传因天降甘露,御史李元阳作表祝此祥瑞,知府孙裕特建亭纪念。日华亭得日最先而故名。凭高远望,威镇亭最宜。从亭中俯瞰,漳州平原广阔无限,阡陌纵横。漳州古城依山临江,车水马龙。山脚下,市区扇面展开,街道四方辐射,繁花绿树掩映着新街老巷。城南边,芗江如练,滔滔东行。隔江南北相望的圆山和芝山,象忠实的勇士护卫着漳州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

东京必游景点排名东京旅游景点全集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6°34’至27°26’,东经99° 23’至100° 32’之间,面积7648平方公里,人口 32.9万人。这里居住著纳西、栗栗、普米、汉、白、彝、藏等十多个民族。其中、纳西族18.4万人,占总人口的57%。

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南端的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过渡的衔接地带,丽江的气候受南亚高原风影响,干湿季分明,温度变化不大,周围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

丽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递降。海拔最高点在玉龙山主峰扇子陡为3396米,最低海拔在金沙江河谷,为1219米,高差达4337米。

早在十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晚期智人“丽江人”在这里活动。金沙江河谷洞穴岩画的发现和众多的新石器、青铜器、铁器的出士等证 明丽江是中国西南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丽江属秦国蜀郡,雨汉置遂久县,唐代先后归属吐蕃与南沼,宋时臣服大理国。到元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设丽江宣慰司,始称丽江。明代(公元1368"—16644年),设丽江军民府;清雍正元年(公元 1723年)设丽江府;民国时期(公元 1911—1949年)设丽江县;1949年7月成立丽江县人民政府, 1961年4月改置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丽江古城座落在玉龙山下一块海拔2400米的高原台地上,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纪末至 13世纪中叶),总面积3.8平方公里。旧设土司衙署于城南,周围建宫室苑囿。在一条东西主轴线上,排列著石牌坊、丹池、大殿、配殿、光碧楼、玉音楼等建筑物。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惊叹日:“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城

北为商业区,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干道呈经络状向四周延伸,临街均设商业铺面。

城东为旧时流官府衙所在地,现存文明坊、文庙、武庙。

“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大研古城的一大特色。位于城北的黑龙潭为古城主要水源。潭水由北向南蜿蜓而下,至双石桥处被分为束、中、西三条文流,各支流再分为无数细流,入墙挠户,穿场走苑,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水、跨水筑楼的景象。水网之上,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多达354座,使大研古城的桥梁密度居中国之冠。

丽江民居极富民族特色,平面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多院等多种形式。房屋就地势高低而建筑,以两层居多,也有三层,适用且美观。

作为古城主要居民的纳西族拥有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闻名遐尔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白沙壁画等便是其重要的内涵。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大研古城集中体现了纳西族独特的人居环境、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其傅大精探的文化内蕴,为研究城市建筑史、民族发展史等提供了实贵的资料。它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特征

(一)丽江大研古城

1、历史沿革

(1)古城发展大事记

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袒将其统治中心从白沙移至狮子山麓,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

南未责佑元年(公元1253年),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归附元世袒忽必烈。实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叶场”设三谈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井封为世袭知府;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设丽江军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袭知府;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朝廷在丽江实行“改士归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为土通判;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府杨铋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丽江军民府下增设丽江县,县衙门建于古城南门桥旁; 民国二年(公元 1912年),丽江废府留县,县衙门迁入原丽江府署衙内;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在丽江设云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丽江县政府;

1949年,设丽江专员公署及丽江县人民政府,

1961年,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 2)城市建设者

宋末元初,由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兴建“大叶场”;

明代,丽江古城的建设主要由历代木氏知府主持进行。明万历年间(公元1672年),知府木增兴建皇帝歙赐准建的“忠义坊”;

清代第一任流官知府杨铋按朝廷里制建流官府衙及府城。纳西族民居则由居民根据家庭生产生活需要、经济条件和用地状况,自由灵活地安排建设。

( 3)城市功能和居民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的聚居地,是保存纳西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自建成以来,一直发挥区域政治及民族文化教育中心,滇藏贸易、中印贸易枢纽之作用。

目前,丽江古城内仍居住6269户居民,共25279人。其中,纳西族16999人,占总人口的66.7%,有30%的居民仍在古城内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民族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2、特征

( 1)选址

丽江古城以大江探峡、高山险关为依托,在城四周设关口防守,西北设塔城关,西设石门开,西南设九河关,东北设太子关,城南设邱塘开。

丽江大研古城的选址,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及黑龙潭水源,北依金虹山、西枕狮子山、总体上座西北而朝束南,利用狮子山挡住了冬季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束南接辽阔平川,春迎朝阳,夏驱热气,建筑物依山就势,层叠起伏。

( 2)街道广场

丽江大研古城的街道以四方衍为中心,取以新华街、五一街、七一卫、新义街、光义街五条主要街道为经络的格局。街道依 山傍水,空间时而 封闭,时而开朗,组成了一个通达全城的路网。

主街道的中心部位均留有广场,其中以四方街为最大。四方街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西恻是西河,东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这种独特的卫生设施,在国内外都属罕见。

古城的街巷全部用红色角砾岩(民间称为五花石)铺装而成,具有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的特点,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十分协调。

( 3)水系

黑龙潭是丽江大研古城的主要水源,以此为起点,清澈的流水通过线网状河道沟渠流经干家万户,与散点状井泉构成严整的水系,以满足全城消防、居民生活用水需要。

a.河道:

位于象山麓的黑龙潭有数十个出水点,出水量为1.918至4.430立方米/秒,汇成潭面近4万平方米。潭水由北向南流至双石桥下分成束河、中河、西河。三股支流井进而分成无数细流,穿巷走户,入墙过屋,流遍全城。古城的街道与河道密切结合,街景与水景相得益彰。河道最宽处3至6米、最窄处不足1米。

b.泉潭:

大研古城之泉潭有黑龙潭、白马龙潭和义尚甘泽泉等。白马龙潭位于狮子山南麓、古城西侧,又名狮乳泉,水面面积近百平方米,出水量O.023立方米/秒。泉水甘洁清纯,从未枯竭。甘泽泉位于古城柬面的金虹山麓,水面面积有几十平方米,出水量O.O1立方米/秒,水质十分纯净。

c.井:

大研古城内散布多处水井,井大多取“三眼井”形式。“三眼井”即一井分三眼,三眼相连,依次为 :饮用水眼、洗菜用水眼和洗涤用水眼。

( 4)桥梁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它们均建于明清时期,具建筑独特风格,使丽江古城成为一座桥城。

( 5)民居

丽江古城的民居建筑是纳西族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它在纳西族原始的井干式本楞房形式基础上吸收、融汇了汉、白、藏等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而形成,在布局形式、建筑艺术等方面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a.平面布局与建筑特色;

民居建筑一般是高约7.5米的两层木结构楼房,也有少数三层楼房,为穿斗式构架、垒士坏墙、瓦屋顶,设有外廊(即度子)。根据构架形式及外廊的不同,可分为平房、明楼、雨 步厦、骑度楼、蛮楼、闷楼、雨面厦等七大类。布局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两坊拐角、四合院、多进套院、多院组合等类型,其中以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为典型。三坊一照壁,即主房一坊,左右厢房二坊、加上主房对面的照壁,合围成一个三合院。四合五天井指由正房、下房、左右厢房四坊房屋组成的封闭式四合宅院。除中间一个大天井外,四角还有四个小天井或漏间。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丽江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其它布局形式都是它们的变异、演化、发展和组合。丽江民居的构架处理十分灵活,有悬山和在木构架主要受力部位,设有“勒马挂”、“地脚”、“穿枋”、“千斤”等具有拉结作用的构件,整个构架按百分之一的斜度使柱头往里倾斜、柱根部向外展开,增强了构架的稳定性。在构架的联结节点部位,根据受力的情况,分别使用“两磴榫”、“大头榫”、“平插榫”,井设暗梢等柔性节点,以利于抗震。下重(士垃)上轻(木板)的护墙体坚固实用。丽江民居在体型组合及轮廊造型上纵横交错。轮廊优美;外观的立面多为石砌勒脚,墙面抹灰,墙角镶砖,青瓦铺顶,色调和谐,外观朴素。

b.民居庭院中的局部特色:

丽江民居非常注重房屋的装饰,其重点是门楼、照壁、外廊、门窗隔扇、天井、梁彷等。 门楼的形式有砖拱式、木过梁平拱式及木构架式三种,砖拱式门楼多为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滴水牌搂式样。木过梁平拱式门楼则是以木过梁承托、外包簿砖的三滴水牌楼。木构架式门楼多为双坡屋面,檐下用多层花板、花罩装饰。民居照壁一般有三滴水、一字平式两种,内部的外廊小照壁多用大理石装饰。房屋的门窗均饰以木雕图案,如乌禽、花卉、琴棋书画、博石器皿等,是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此外,对梁枋、往头、栏杆、柱础、勒脚、檐口、屋脊等木作、石作、瓦作部位也加以装饰。如大过梁的梁头雕成兽头,俗称“狮子头”,往础亦雕成圆鼓形、瓶形等。

c.民居庭院设计:

古城民居的庭院采用鹅卵石、五花石等为原料铺装,图案根据庭院大小或房主喜好而定,内容涉及花乌鱼虫、八赴阴阳、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手法古朴,布局严谨。占地大、院落多的宅院,普遍由两坊一照壁、花台、水池等构成。

(二)大研古城周边民居建筑群

1、白沙民居建筑群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大研古城北8公里处,曾是宋元时期丽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有一个梯形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民居铺面沿街设立,一股清泉由北面引入广场,然后融入民居群落,极具特色。丽江纳西族有名的棒棒节也起源于此。按传统习俗,正月二十日开大殿(白沙卫东侧,有护法堂等古建筑群)祭神。当天丽江各民族都纷纷前来拜祭,集市贸易以木制品、竹编器具为主,应有尽有。白沙民居建筑群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大研古城的布局莫定了基础。

2、束河民居建筑群

束河民居建筑群在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街头有一潭泉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泉内水质清澈,游鱼可数,从泉中溢出的流水蜿蜓于街衢旁。另外,青龙河从束河村中央穿过,建于明代的青龙桥横跨其上。青龙桥高4米、宽4.5米、长23米,是丽江境内最大的石拱桥。桥束侧建有长32米、宽27米的小小四方卫。其四周铺面林立,依水设卫,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同样可以引水洗街。束何以发达的文化教育和手工业而著称。村中办有规模较大的束河中学,许多人以从事皮革加工和其它手工业为生,是著名的皮匠村,有“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之说。

(三)丰富的民族文化

1、重要文物古迹:

(1)明代丽江军民府与木家院: 明代丽江军民府府衙与木家院位于丽江大研古城西南,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艳年),府衙分布在一条286米长的东西轴线上 ,依次排列有金水桥、忠义坊、圆池、正殿、光碧楼、寿星楼、丹墀、一文亭、玉音楼、三清殿(玉泉间),直至狮山御园,一进数院,巍峨壮观。府衙北侧建有一进三院住宅,俗称木家院。丽江军民府衙于清咸丰、同治年间遭兵乱洗劫,现存一文亭、光碧楼、石牌坊狮子等。

( 2)玉泉明清建筑群

玉泉明清建筑群位于黑龙潭公园内,包括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建筑福国寺五风楼:丽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明坊、石狮、一文亭、解脱林门楼、光碧楼、得月楼、龙神祠等,以五凤楼最富特色

福国寺五凤楼

五凤楼(原名法云间),位于黑龙掸公园北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 1601年), 1974年由芝山福国寺搬还至黑龙潭、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高二十米,为层甍三重担结构,基呈亚字形,楼台三叠,屋担八角,三层共曼成二十四个飞檐,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见翼然飞角,就象五只彩凤展翅来仪,故名五凤楼。全楼共有三十二棵柱子落地,其中四棵中柱各高十二米,柱上部分用斗架手法建成,楼尖贴金实顶。天花板上绘有太极图、飞天神王、龙风呈祥等图案,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具有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 3)白沙宗教建筑群

包括琉璃殿、大实债宫、大定间、金刚殿、文昌宫。其中琉璃殿和大实积宫于1965年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己推荐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白沙壁画

白沙壁画分别分布在琉璃殿、大宝积宫、大定间等白沙宗教建筑群中,绘制于明朝初期(13世纪初),现存44幅。

壁画内容以宣讲宗教教义为主,兼有明代纳西族社会生活内容,融合有佛教显宗、密宗及道教题材,在艺术风格上融合了汉文化传统技法和藏、纳西等少数民族绘画风格,用笔设色细腻流畅,色彩绚丽多姿,采用垒金、贴金等手法,更显得金壁辉煌;人物造型逼真,体态各异,个性突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其中以大责积宫内壁画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大的一幅《如来讲经图》高3.67米,宽4.98米,面积18.29平方米。

2.神秘的纳西东巴文化

纳西族自远古时期就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因其主要保存干纳西族宗教东巴教中而得名。

东巴文化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

( 1)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

东巴文宇,属原始象形文字,共有1400个单宇,至今仍使用不衰,故被誉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还活著的象形文字,被视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它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法国学者巴克在他出版于1913年的《麽些研究》中首次介绍了370个东巴文字。美国学者洛克曾对东巴文字的收集研究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学者编著的《纳西象形文字谱》,《麽些象形文字字典》等,也都代表了东巴文字研究领域的高水平。

( 2)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一东巴经

东巴经是用东巴文字写成的经书。现存约四万册。其中不雷同的书目约一千多种,除中国外,美、英、法、日、德、加拿大,奥地利等国都有东巴经收藏,仅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骸的就多达四千多册。

“东巴”经内涵丰富,是研究纳西族古代哲学思想、宗教民俗、社会历史、伦理道德、民族关系、文学艺术、语音文字诸方面的珍贵资料。如东巴经中的《跳神舞蹈规程》、《祭什罗法仪跳规程》、《舞蹈来历》、《舞蹈的出处与来历》等是世界上唯一用象形文字写成的舞谱,现在还能按谱起舞。

( 2)东巴绘画:

东巴绘画,大体分为木牌画、纸牌画、卷轴画三种,其中以卷轴书最负盛名。“神路图”是东巴画中的代表,长约 14米,宽约30米,整幅画分为三段:表现天堂、人间、地狱,书面上共书有三百七十多个人、神、怫、鬼形象及七十多个奇禽怪兽,线条租犷,造型质朴而又生动悦目。

( 4)种类繁多的东巴祭祀仪式:

东巴教祭祀仪式共有五十多种。其中规模较大的有祭天,祭视,祭风、求寿等。

( 5)众多的东巴法器:

东巴法器计约三十种,其中最重要的是:五佛冠,法帽,法杖,展啷(铜板铃),达古(皮手鼓),法刀。东巴诵经时用作伴奏的乐器有 :“负负板柯”(白海螺、吹响器)、“板柯.(犁牛角号),“耳绍”(铜锣)等。

3、丽江古城周还宗教建筑

丽江古城周围还分布许多有特色的宗教建筑,这些宗教建筑包含汉传、藏传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其中以五大寺和北岳庙为最著名。

申请加入世界名录的理由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符合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理由a(Ⅴ)。

(一)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井自具纳西族独特风采。 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二)丽江古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三)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有机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井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四)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而完整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古城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丽江古城包容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 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民族文化 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聚居在这里的纳西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 民族文化。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六)关于丽江古城的真实性

丽江古城从城镇的整体布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筑用材料、工艺装饰、施工工艺、环境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古代风貌,首先是道路和水系维持原状,五花石路面、石拱桥、木板桥、四方街商贸广场一直得到保留。民居仍是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在修复和建造,古城的风貌已得到地方政府最大限度的保护,所有的营造活动均受到岩格的控制和指导。丽江古城一直是由民众创造的,井将继续创造下去。作为一个居民的聚居地、古城局部与原来形态和结构相背离的附加物或是“新建筑”正被逐渐拆除或整改,以保证古城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或历史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扬。

以上所述丽江古城是具有综合价值与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才能使其得以水久传世,井更好地发挥其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文学常识柳宗元

1.东京旅游景点大全

日本有榛子山、富士山、高野山、阿苏山、覃健山、秋山、赤城山、苗毅山。

1.苗毅山

群马县友冈市和安中市的下仁田镇有一座海拔1104米的山。与赤城山、榛山一起被称为上茅山。因其外观陡峭,被选为日本三大奇迹之一。

苗毅是白云山、靳东山、金鹅山、响马岳山、于越山、丁徐芝山的总称。南边叫苗毅山,北边叫李妙仪山。其中,在夏仁台附近可以看到的靳东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中山。

2.富士山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横跨日本静冈县(董军县藤宫市、天野市、富士市、御殿场市)和山梨县(富士吉田市、南室县民国村)。海拔3776.24米,是日本最高峰。

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山也是日本民族的象征。作为日本的国家象征之一,它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它也经常被称为芙蓉峰或者富岳山和唯一的高山。日本诗人曾用诸如玉扇倒挂东海和富士雪反射日出。

3.秋明山

日本群马县三大上茅山之一,本名榛子山,是由苗毅、赤城和上茅山组成的双火山。它以四个令人惊叹的陡峭的五个发夹弯而闻名。

4.赤城山

赤城山位于日本关东地区北部群马县,是太平洋板块和鄂霍次克板块碰撞形成的休眠火山和孤岛火山。它通常与广州东北部的另外两座山榛山和苗毅山一起被称为上茅山,其中赤城山是三座山中最高的。

赤城山是黑赤山和地藏山的统称。其中,黑池山是山脉的最高峰,海拔1828米,池城神社就建在脚下。赤城山顶有破火山口和火山湖。赤城山顶四周是海拔1200至1800米的山峰,下方是海拔约800米的丘陵高原。

5.科亚桑

Koyasan是日本和歌山县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脉的总称。平安时期弘仁,传法七年的空海大师在此修行,创立了高野山真宗,后在宗本山建立了金刚峰寺,这也是日本佛教的圣地。

它是弘仁七年(816年)经峨眉皇帝许可,由弘法大师空海创建,成为咒文和密教的基本修行场所。自建山以来,近1200年来一直是历史名山。

:2.东京特色旅游

1.东京护城河的另一边矗立着一座飞檐重檐、白墙黑瓦的标志性建筑。精致的建筑,加上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格,在绿树中半隐半现,氤氲的气息让这座宫殿更加神秘。它仿佛东京所有残存的文化细节都藏在另一边的树丛中。

我盯着东京看了很久。这个无聊的城市,就像一台不停转动的印钞机,正在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印刷着一个充斥着铜币的现代文明。而那个古老的文明,再怎么尊贵,也只能蜷缩在金钱资本的角落里。

3.每年3-4月的樱花季,东京樱花遍地开花,从上野公园、新宿御花园到千鸟深和隅田公园,而且到处都是赏樱胜地。在东京的无限繁华中,依然保留着古老的日本传统。虽然没有京都那么古朴典雅,但无疑是繁华大都市中最有价值的风景。

它从富士山脚下到东京只有100多公里,有一条高速公路,不算太远。看完东京城,沿着类似仓储和工业区的铁路线走了一圈。的建筑

6.东京不仅人口密集,还是各种资料和信息的巨大集散地。它不仅长期以来是亚洲金融和贸易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亚洲流行文化最大的传播中心。虽然东京和许多国际大都市一样,城市发展经常日新月异,但它仍然保留了许多历史遗迹、纪念碑和一些传统的仪式和活动。现代与传统并存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大特色。

7.东京最繁华的地区银座、新宿、池袋、涉谷的名字,在时尚的年轻人心目中,已经成为圣经中的名字。被称为法国香榭丽舍大街的台湾,是日本最受欢迎的休闲胜地。坐在东京四通八达的新干线上,可以快速穿越东京的东西南北,来到多摩欣赏国家公园的秋叶和红枫;或者穿越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领略富士山的圣洁之美。

8.花如樱花,人如武士,有日本情怀的春日樱花,此时点火蔓延;无论你喜欢含苞待放的五分,还是独爱展颜的七分,不可否认的是,在你的一生中,你应该遇见对方一次。每当樱花季临近,人们走在樱花树下,总会满怀期待地看着樱花树的枝桠,这已经成为日本春天的习俗之一。

9.东京的四季变化明显。春天,樱花、梅花、桃花盛开。夏天,薰衣草、丁香等各种花朵在大地上绽放。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经过长途跋涉游回来的鲑鱼出现在河口附近。秋天是东京最美味的季节。冬天,被一片白雪覆盖,变成了一个银白色的世界。鄂霍次克海域,给水产品带来丰富营养的流动冰进来了。人们去滑雪和其他冬季运动,并通过浸泡在温暖的温泉中享受漫长的冬季时光。

10.虽然它没有不管它是否重要。冬天的黑龙江或东京,当有一天我可以自由飞翔时,我想我会袖手旁观东京的海边,看着远方。也许我会是时光飞逝的那一刻,但我想我可以把我的爱永远埋在雪里。当冰雪在春天融化时,希望将融入大地。等待未来更精彩的事情。

11.这里有嵌入大地的彩虹,紫色的薰衣草,**的向日葵,蓝色的晴空七色彩虹不不需要阴晴圆缺,但福田农场有。作为东方普罗旺斯的富田,紫色的薰衣草是它的主色调,但薰衣草真正的家是福田农场。

12.秋天,山野的枫树红了,层林尽染。它看起来真的像一幅最美的油画。它它只是一种无比丰富的颜色,是日本最好的地方。冬天是东京最辉煌的季节。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冰雪。雪白的山峰,雪白的树林,雪白的原野,多么雪国。

13.银座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繁华街区,位于东京市中心。在17世纪早期,一个银座这里开设了银币铸造厂,因此得名。从1到8共有八条街,中央大道是主干道。与之平行的,还有彬木大道和法国梧桐大道。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店,从历史悠久的日本百年老店到出售世界各地名品的专卖店。歌舞伎座在4丁目十字路口以西的筑地一侧,上演日本传统戏剧歌舞伎。

14.当我们进入日本东京时,我们受到了日本海关检查员的接待。虽然他们没有我不太懂普通话,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英语交流。他们看到我们都是小学生,就为我们开辟了专门通道,尽快为我们办理了海关手续。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很有礼貌,很有礼貌,小声的对我们鞠躬。此刻,我

1941年爆发的太平洋战争对东京影响很大。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东京美国原来的双重行政机构,东京都和东京都被取消。1943年,政府和城市合并组成了东京。因此,建立了大都市行政系统,任命了行政长官。二战结束时,东京被轰炸了102次。最严重的一次空袭发生在1945年3月10日,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3.东京旅游景点大全地图

1.银座:世界三大繁华商业中心

东京银座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繁华商业区,被称为东京的心脏,拥有日本著名百货公司、传统老店和高端奢侈品。它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和纽约的第五大道并称为世界三大繁华商业中心之一。

这个名字银座是江户幕府给的,名字来源于收购和管理隐物的机构。当时,一个特定的工商组织叫做左,在银座2有办公室和银币铸造厂,管理银币。

二、新宿:购物网络红土地

新宿、涩谷和池袋被列为东京三大都会中心之一。大量的企业总部和政府机构都集中在新宿,这里也吸引了无数的年轻人,作为东京超大型繁华的街区来寻梦。

这是购物者的天堂,如百货商店、电器街、药妆店、时尚服装店、小田寺、王静、伊势丹等百货商店。各种高中和平价购物店鳞次栉比,还有吃不完的美食等着你去品尝。

三。秋叶原:动漫电器

秋叶原以其众多的电器商店而闻名。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电器一条街,以中央大街和神田明慎到秋叶原地铁站周边地区。

近年来,它因成为游戏、卡通和动画的文化中心而闻名。对于宅男和腐女来说,秋叶原简直就是二次元的天堂!有300多家电子产品商店、模型玩具店、动漫产品商店和主题咖啡馆等。是动漫迷的天堂。

4.东京旅游景点大全

日本领土指日本美国将国家领土划分为主要地方的区域概念。日本一般包括八个地区,即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冯静恩、四国、中国和九州。

简介

对于非日本居民来说,通常熟悉的是把日本分为日本列岛的四个大岛和琉球群岛根据地理概念。然而,对于日本当地居民来说,八位除法经常被使用。据当地居民意识逐渐形成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的差异,日本被划分为八地点例如北海道、中国东北、关东、中国中部、中国冯静恩、四国和九州。它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相望。海岸线长达3万多公里,海湾众多,港湾良好。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六月梅雨,夏秋台风。北方月平均气温-6,南方月平均气温16;7月北方17,南方28。

5.东京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1、富士山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横跨日本静冈县(藤宫市、菅野市、富士市、御殿场市、董军镇)和山梨县(富士吉田市、杜南县Naruhiro村)之间。

2.东京铁塔东京铁塔是东京的标志性建筑。它位于东京东京公园,高332.6米。东塔主要用于发送电视、广播等各种电波,在大地震发生时也发送JR列车停止信号。还具有航标、风向风速测量、温度测量等功能。

3.阿苏山阿苏山是日本著名的活火山。位于九州岛熊本县东北部,是熊本县的象征,以拥有大型破火山口的复合火山而闻名。略呈椭圆形,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18公里,周长约120公里,面积250平方公里。

4.唐赵体寺(东大寺)唐赵体寺,日本佛教寺庙建筑群。被称为赵体神庙。日本奈良市西京的五条街。由中国唐代鉴真主持,建于公元759年。它与东大寺的佛寺一起,是传播和研究法门的两大道场。

5.rokuonjirokuonji(其中,内外覆金箔的三层楼阁建筑(舍利殿)也叫楼阁,包括舍利殿在内的整个寺庙也叫楼阁().寺庙是索国寺山外的塔头寺。

:6.日本东京有哪些旅游景点

1.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是日本民族的象征。它被称为圣山被日本人民。富士山位于本州中南部,东京以东80公里,面积90.76平方公里,海拔3776米。峰顶高耸入云,山顶白雪皑皑。这座山是圆锥形的,像一把倒置的扇子。日本gt;富士雪反射日出以及其他赞美它的诗句。自从日本有文字记载以来,富士山已经喷发了18次,最后一次是在1707年,之后它成为了一座休眠火山。

2.东京铁塔:东京铁塔是日本最高的塔,位于东京,建于1958年。它仿照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33米,是东京的最高点。塔身呈金字塔形,黄白相间,鲜艳夺目。塔内有水族馆、餐厅、商店、咖啡馆等设施,还有两座塔高150米和。_望塔。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东京的全景。

3.神宫寺:原为大臣西原公敬的别墅,建于14世纪,后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所有,后大规模翻修扩建。它高达三层楼,二三层楼的外墙都是金箔做的,远远看去金光闪闪,所以被称为金谷寺。一只由黄金和铜制成的凤凰装饰在塔的顶部和尾部,为建筑增添了几分美感。庙前是一个以镜湖为中心的花园,里面倒映着雄伟的金谷寺。这里幽静雅致,风景独特,堪称京都的代表景观。

4.银塔:银塔位于京都东山脚下,是足利义满的孙子足利义政于1482年建造的,呈神宫的形状。银塔的独特风格,干净优雅,与金谷寺的富丽堂皇形成鲜明对比。建于1482年,是一座精致的两层阁楼。第一层叫心空堂,是僧人念佛修行的地方。第二层叫做阴超亭,是禅宗大厅。银塔寺既是寺庙又是居所,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5.白山历史村:完整保存日本传统的范例。通过种植桑树,发展养蚕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个村庄得以在几乎被人类遗忘的大山中延续。为了在寒冷的冬天减轻积雪的压力,居民们增加了屋顶的坡度,建造了独特的双层茅草陡坡木屋。这种木屋一般长18米,宽10米,里面3-4层,一般住一大家子。因为屋顶的形状很像日本人拜神时的形状,所以被称为棕榈折叠屋或者三角形的房子。除了经济繁荣的意义,这些村落向世界展示了古代劳动者适应环境、发展经济的勤劳品质和智慧。

6.阿苏火山:东大寺、盐岛神社、和平神社(祭祀桓武天皇和小明天皇,京都必游景点之一)。),那智瀑布,清水寺,东浔坊,樱岛和陆机市。

7.稻田(或称稻田帝国),位于东京东南部的东京湾的人造土地上,是东京最新的场所。)

8.浅草寺(建于628年,是东京最古老的寺庙。江户时代的将军德川家康把这里定为幕府的祈祷地。)

9.唐赵体寺(位于日本奈落县西京五角街)是中国唐代高僧鉴真于759年建造的。)

10.大阪城天守

深寺位于日本东京跳步市郊区,名字富岳山,也就是天台宗的比格本山。它建于田萍5年(733年),是东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仅次于浅草寺。由于地处郊区,与浅草寺相比,神达寺少了些繁华与喧闹,多了些清静与优雅,是东京郊区旅游最理想的地方。

2.罗孔吉

六国寺位于日本京都北区的临济宗索国寺。其中,内外覆金箔的三层楼阁建筑(舍利堂)也叫亭子,包括舍利堂在内的整个寺庙也叫亭子().寺庙是索国寺山外的塔头寺。

3.天寿阁

大阪城的东戎最初是丰臣秀吉在16世纪建造的。为了建造大阪城,他下令全国所有的知事都要参与建造工程。许多护城河和城墙都是由世界各地的统治者捐赠的,在三年内,成千上万的劳工被用来建造它。

4.道顿堀。

道顿堀是大阪美食的代表地。日本人常说在大阪吃饭。可以看出,这里有如此多的餐馆和大量的设施,是大阪市民最喜欢的地方。**院里面有不少**院,还有温乐佐木偶戏上演的地方,传统艺术如发送座位被执行。

5.四个Tennoja。

它由日本历史上的文化英雄圣德太子建造,被佛教徒视为大阪的佛坛。每年,这里都会举行许多活动,包括Doya-Doya节、圣灵协会和四个TennojaWasso。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寺庙的悠久历史及其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的心。

7.东京著名景点

日本大约有28个。其中五个最值得一去。

1.皇宫可以看到富士山的奥特莱斯。

帝国奥特莱斯,距离东京市区约90分钟车程。作为日本最大的奥特莱斯,有200多个知名品牌供你选择,从衣服、奢侈品到电子产品。除了购物之外,它还有一个亮点,是其他商店无法比拟的t配,就是可以俯瞰不远处的富士山,而且它购物和观光都是对的。什么你拒绝的理由是什么?

整个皇家大厅装饰为欧式风格,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中间由一座桥相连。阿玛尼、宝缇嘉、宝格丽、克洛伊、古驰、普拉达、Tod可以买到美国、华伦天奴等国际名品。此外还有日本本土潮流品牌和日用百货,经营项目非常齐全。另外,推荐你去逛逛运动品牌。价格很高。卷心菜比美国的便宜。许多著名的日本景点,如箱根町温泉和河口湖也在附近。

2.三井奥特莱斯——在木更津的分店最多

三井奥特莱斯可以说是分店最多的。由一家日本公司投资开设的奥特莱斯,在日本各地有十多家分店。这次介绍的是距离横滨站42分钟,东京站45分钟的三井奥特莱斯木更津,比皇宫三井木更津离市区更近。从品牌服装到户外、运动、鞋类、日用杂货等。商品种类繁多,也有咖啡厅、餐厅等各种餐饮服务设施。整个购物城有200多家店铺。Axesfemme、INGNI、FRAYI.D、CECILMcBEE、EMODA等日本本土品牌云集,海外品牌如阿玛尼、巴宝莉、GUCCI等也可在奥莱斯特以3-7折的折扣价购买。

在三井奥特莱斯购物城,每周三都是女士日,很受女性欢迎。如果当天在某些特定店铺消费,根据实际消费金额,会有5~9折优惠和珍贵礼品等促销活动等待大家参与。还有一些基于时区的限时折扣活动。它十分钟从迪斯尼乐园开车,所以你可以考虑与迪斯尼的行程。

3.维纳斯城堡是最欧式的奥特莱斯。

维纳斯城堡位于调色板镇,该镇以摩天轮为公园标志。它是东京市中心唯一的直销店,是一个具有浓郁欧洲风格的大型购物中心。主要是时尚配饰。这里的本土和国际品牌都比较齐全,很少有名牌和奢侈品。所有品牌都支持银联卡支付,大部分品牌都有退税服务,是购物的好去处。除了购物,金星城堡还有很多便宜的餐厅,还提供3小时免费Wi-Fi。品牌包括moussy、Francefrance、CITIZEN、G-STAR、Levis、PUMA等。虽然品牌类型和皇宫、三井木更津不是一个级别,但是金星城堡有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店铺值得一去。

4.机场——商店关西最大的商店。

孔琳奥特莱斯位于关西机场的另一侧。这里有知名的海外品牌店,所以也是关西旅客最喜欢的购物场所。因为靠近海边,风景也很好。周边景点有大阪,有大阪城的关西中心和日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周边城市有京都和奈良。住在这些地方的游客可以来体验孔令奥特莱斯。而且机场奥特莱斯离关西机场也很近,大概15分钟就能到关西机场,非常适合游客回国前的最后一次购物。但是它8点关门。钟在这里,所以它it’最好早点去。

5.轻井泽王子广场——最新鲜的奥特莱斯。

轻井泽是日本著名的避暑胜地。由于四面环山,夏季气候凉爽,自然环境宜人,也是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在这样一个风景优美,气质不错的地方,居然还有一个奥特莱斯——轻井泽王子购物中心。光泽王子购物中心位于光泽站南口。购物中心分为五个区域,涵盖200多家品牌服装店(包括普拉达、蔻驰、DKNY、TODs等。)和100多家餐厅,甚至包括一个高尔夫球场和滑雪场。你可以don’不要一天就做完。有一个花园森林广场在广场的中心,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浅山的绝佳风景。

8.列举东京旅游景点

东京(日文:Tokyo,笔名:,英文:Tokyo),别名江户、千代田,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京,古称江户,是德川幕府时代以来日本的主要城市之一。明治维新迁都江户,改名东京。东京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有东京铁塔、东京迪士尼、银座等著名景点。

9.东京旅游景点介绍

我想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

漳州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1. 关于柳宗元的文学常识

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他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代表当时一个流派的杰出诗才。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唐中叶,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柳州沿袭一种残酷的风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沦为奴婢。”柳宗元发布政令,“革其乡法”,使得那些沦为奴婢者,仍可出钱赎回。

政令中制定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已经沦为奴婢的人,在为债主服役期间,都可以按劳动时间折算工钱。工钱抵完债后立即恢复人生自由,回家与亲人团聚。这一举动受到贫困百姓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

后世纪念

柳宗元纪念馆位于广西柳州市柳侯公园内,主要由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组成。柳侯祠原名罗池庙,于公元822年始建。1995年12月,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柳侯祠正门门额上“柳侯祠”由郭沫若所题,门柱上的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根据唐代文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一文集炼而成,表达了柳州人对柳宗元的思念之情。

百度百科——柳宗元

2. 要说明为什么选该项

答案选 C1、捕蛇者说 是放映上层社会征收赋税的歹毒心肠,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黑暗,是反映社会黑暗,并非表现了他自己正直的品格,表现了作者的悲悯之情.(通过这个表现自己无限凄婉之态和那些收赋税之人的心肠歹毒,)2、他并非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有一个新发展,史记反映的是王侯将相的个人传记或者是统治阶级对他们的不重视,刘的捕蛇者说反映的是下层社会的劳动人民,二者在阶级思想主张上以及所写的社会角度不同,不能称后者是前者的一个新发展;只有思想政治主张相同或相似,且在其上有新的突破,才能称其为新发展.。

3. 柳宗元的文学常识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4. 文学常识填空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 ”之一,世称柳

唐宋八大家 《始得西山宴游记》 (每空1分,共2分)试题分析: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 文学常识

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文学常识大全: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唯一的长篇抒情散文。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7、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府本来是指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18、《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19、《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组无名氏的短诗,它是对乐府民歌的发展,标志着五言诗技巧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20、汉末建安时期,一批文人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人们称为“ 建安风骨”。

2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龟虽寿》中的名句,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

23、蔡琰,字文姬,是建安时期的女诗人。她的五言《悲愤诗》表现汉末政治所造成的人民的疾苦。

24、阮籍是正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有五言诗八十二首,总名为《咏怀诗》。 25、陶渊明,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大诗人。

他的诗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被人们称为“田园诗人”。 26、陶渊明较晚时期所写的《桃花源诗并记》标志着他思想和艺术的新高度,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世外桃源”的社会理想。

27、抒情长诗《西洲曲》代表了南朝(公元420——589年)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 2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诗句,描写了北方大草原的风光。

29、《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30、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31、干宝的《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 32、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是纪录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人物言行和趣事的小品文,生动活泼,文笔简洁。

33、《文心雕龙》是一部评论文学的著作,对后代文学评论有很大的影响。 34、锺嵘的《诗品》是一部评论诗歌的著作,对后代诗歌评论有很大的影响。

35、唐代(公元618——907年)的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十分发达,尤其是唐诗的成就最高。 36、唐代出现了很多的伟大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等。

37、唐代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 38、唐代诗歌发展一般分成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39、流传到今天的唐诗有5万多首,是这以前诗歌总和的两三倍。 40、唐代诗歌分古体和近体。

古体句数不限,每句的平仄也较自由。近体分律诗、绝句两种。

律诗格律较严,每首四联八句,中间要对仗。律诗、绝句平仄都有规定。

古体、近体都有五言、七言之分。 41、初唐四杰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

42、王勃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 43、骆宾王7岁写了著名的《咏鹅》诗:“鹅,鹅,鹅,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4、陈子昂是初唐四杰以后的著名诗人,他反对六朝绮丽之风,提倡古朴淡雅的诗风。

45、盛唐有名的田园山水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他们的诗歌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田园的自然质朴,诗中有。

漳州圆山和山治旅游指南

1.推荐一日游:A线:中国女排“三冠王”纪念碑、人民广场、云洞岩、瑞竹岩、龙文塔、江东大桥、角美龙嘉生态园;B线:唯真阁、南山寺、华士街、山治红楼、十里角花园、林语堂纪念馆、东南海上度假村;线路A: D1:漳州。游览“小西双版纳”——天堂亚热带原始雨林、东南海上度假区、南京D2:游览土楼博物馆(龙潭楼)、“世界古民居建筑”——漳州土楼(怀远楼、何炅楼、田螺坑土楼群)回程线路B: D1:漳州——东山,游览国家4A级旅游区凤洞石——塔鱼景区(铜陵古城、关帝庙、凤洞石、石塔、虎塔)、马銮湾景区、寡妇村展览馆,住东山D2:前往漳浦,游览天府茶博物馆、徐帮虎花午餐后,前往漳浦,游览香山景区和林金屿景区。)住D2市区:前往平和,游览“千年古寺”——平和三平寺、“国家重点佛寺”——南山寺、“闽南第一碑林”——云洞岩景区三天:线路A: D1:市区游览中国女排“三冠王”纪念碑、人民广场、云洞岩、瑞珠岩、龙文塔、江东大桥、角美龙家生态园。游览“小西双版纳”——天堂亚热带原始雨林、东南海上度假村,南京D3:游览土楼博物馆(龙潭楼)、怀远楼、何炅楼、田螺坑土楼群,B线:D1:游览市区内的韦真阁、南山寺、花市街、山治红房子、十里角花园、林语堂纪念馆、东南海上度假村。参观国家4A级旅游区峰洞石-塔鱼景区(铜陵古城、关帝庙、峰洞石、石塔、虎塔)、马銮湾景区、寡妇村展览馆,住东山D3:前往漳浦,参观天府茶艺馆、徐帮虎花卉博览园、花石街,返回C线:D1:漳州-龙海。午餐后前往漳浦,游览香山景区、林金屿景区)住D2市区:前往漳浦,游览天府茶艺馆、徐帮虎花卉博览园、国家重点佛教寺庙南山寺。D3:游览闽南第一碑林——平和三平寺,云洞岩景区。2.主要景点(点)海滨回程。景区三面环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有天下第一石——凤洞石,有全国香火最精美的关帝庙,有保存完好的明代抗日名城铜山古城,有栩栩如生的石僧宝塔,有虎落玉液,有中国四大名岛之一的东门塔岛,有“海上仙山”之称。这里绿树成荫,曲径通幽,蜿蜒的古城,碧蓝的大海,白色的鱼帆,翱翔的海鸥。在明媚的阳光下,你可以如诗如画地漫步其中,会让你流连忘返,忘辱自得。在这里可以看日出、摸蜗牛、钓鱼、烧烤等活动。景区内外种类繁多的商店将使您能够买到具有岛屿魅力的精美纪念品和手工艺品,以及馈赠亲友的海鲜。铜陵古镇一排排的餐厅,可以让你品尝到正宗的渔家风味。景区距离漳州市区158公里。可以从漳州南站坐车到县城。门票20元。

急需:福州地名的资料!!!!!!!

漳州地处东南,自然景观十分丰富,也是岭南文化最具特色的地方之一。当地民风淳朴温和,自然美景令人心动,还有很多令人向往的美食。这是一个观光的好地方。这是一份关于圆山和山治的旅游指南。

漳州有两座名山:圆山和山治。圆山位于漳州西南五公里处。山治位于漳州市的西北角。据说是因为山上发现了紫灵芝,所以得名“紫芝山”。

无独有偶,台湾地区台北市也有圆山和山治山。圆山位于台北市的北端。山治位于台北市士林区。漳州人开发石林时,认为它与家乡山治十分相似,故称之为“山治岩”,并在山治岩上建“会稽宫”,供奉漳州守护神“张凯圣王”。

今天繁忙而人口稠密的台北,在三百年前是一个荆棘丛生、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清朝康熙年间,漳州人沿淡水河及其支流基隆溪、新店溪进入台北垦荒。上新店溪以南的叶萍板桥平原,达汗溪上游的大溪地地区,基隆河以北的大屯山脚下,现在有许多漳州人聚居的乡镇,留下了许多来自漳州的地名,如圆山、山治等。它们是漳州地区先民开发台北的丰碑和见证。

“漳州府”一词在台湾地区族谱和史料中频繁出现。张籍后人漳州府城,梦寐以求。近年来,漳州的台湾同胞纷纷来此寻根祭祖。或者他们徜徉在历史遗迹间,领略古城灿烂的文明;或漫步老街小巷,领略家乡淳朴的民风;或者停在地摊店,品尝祖居的美食。

漳州府城历史悠久。唐贞元二年(786年),漳州巡抚陈墨(陈元光的曾孙)见这里山清水秀,平原辽阔,圆山山治,南北相望,中间九龙江缓缓东流,山川极佳,便开始在此设州治。唐代的漳州城,以中山公园为中心,筑方形城堡,挖东西城,称为“分城”。从唐代到清代,漳州的州、府、道、路等部门都设在这个中山公园里。1200多年后,漳州古城池的位置和格局仍难分伯仲。在中山公园,至今还保留着两尺多宽的城墙残迹和官邸外的一座石亭。南昌路、澎湖路、九龙江北堤、钟发路形成的长方形区域,是唐代漳州古城遗址。

宋代在唐代的紫城外修筑环形城墙,称之为“外城”,形成“外圆内侧,分隔重叠”的格局。宋光四年(1134年)在绍兴修建的石城,长十五里,至今仍满是污点和斑点。东门城楼和新华西路南北两端的城墙长达100多米,保存完好,价值不菲。始建于唐代,宋代屡建城池,四面紫城,与九龙江相连。以前城里都是清水,满载货物的船从东、西门进来,可以直达市中心的鱼头庙(今南昌路)。城内仍有东西桥亭。东桥亭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桥的建成恰逢漳州人周匡武成为秀才。因此又被称为“吉桥”。宋代在桥上建亭,历代重修,现存的三金桥亭雕刻精美,充满古风。在宋代,有一个民间撒

漫步漳州街头,却见古迹重叠,细细寻觅,处处皆是。在中山公园的北端,有一个纪念南宋理学家朱的七星池。南宋元年(1190),朱被任命为漳州周知,并在此建府轩。他潜心研究《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注释合编《四书集注》,最早在漳州出版。在他的任期内,他非常重视教育,勤奋工作,做出了许多改变。历来学者都把朱视为漳州文化史上的里程碑。在中山公园的博物馆里,珍藏着唐先通经楼。经幢上字迹清晰,明代著名儒生顾称之为“天下第一经幢”。沿着中山公园南门往南走到修文西路。有建于北宋李青二年(1042)的文庙,是漳州古代文化教育中心。寺内门、院、殿、院的规矩浑厚,建筑宏伟。主体建筑大成殿,金顶重檐,气势恢宏。前廊六根盘龙浮雕石柱,古朴典雅。宋明时期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戚继光、黄道周、郑成功等都曾来此祭祀。南宋建炎年间,孔子后裔孔仁率其子孔克全,避兵入漳州,居庙,后代生于漳州。直到明朝郑德四年(1509年),历史上仍有记载。

在漳州古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40处名胜古迹中,有13处是台湾地区张籍族人的祖居地或祭祖地。其中有台湾地区“南校园派”陈姓始祖、太子太传基地南山寺、台湾地区“蜀山派”、“斗山派”、“永善派”始祖、宋代状元萧世忠之墓、公宝坻、林文察、林朝东父子专用祠、抗日英雄简大士孟等。庙里供奉着大师陕西和李兰的雕像。统一后,李兰故地重游,手书“江汉卓一”。这块牌匾今天仍然存在。

古城的大街小巷,古牌坊横亘街头,蔚为壮观,尽显漳州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的辉煌。在香港的马路上,林尚书牌坊和侍郎蒋牌坊已经走过了300多年,巍峨如初。

岳口街上,李兰牌楼和许凤牌楼一前一后巍然屹立,像一位将军,遥望老街上低矮的亭台楼阁,守卫着人车水马龙的街边小贩。四牌楼高十余米,三层五层十二柱。

蓝牌楼和许凤牌楼的牌匾,如勇猛古朴、所向披靡、闽越威武之声、楚滇丰功伟绩等,均为康熙亲笔题写,牌匾两侧雕刻的花卉、人物、龙凤、狮子、猛兽等浮雕,做工精美,极具欣赏价值。

沿着古街向西北走,穿过胜利路,爬上山治山,这是市区的最高点。过去,山治上有著名的寺庙,如开元寺、姬发寺和精忠寺。开元寺,建于唐代,历史最悠久,佛教最兴盛,香火冠闽台。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仆从李世贤进军漳州,与清军对峙,开元寺毁于战火。时至今日,仍有残破的古迹供人瞻仰。

芝山顶上有三个亭子。镇阁冲天,与卫镇阁的犄角对峙在城东南,宛如一对天华表。甘露阁建于明代嘉靖十六年。据说天上掉下了露珠。御史李元阳许了愿,县令孙瑜也许了愿。

福州地名浩繁而有趣,一九八0年普查资料,福州地名计有4260多条。《七闽现代骨董录》载.过去福州民间把地名串编起来的,“进京路引”,这里不妨摘录一段:“青圃蓝圃慢慢行,乌龙过江三角埕,黄山城门乡下路,后琯直达白湖亭,下渡红墙十锦庙,梅坞过岭仓前桥,中洲大桥设税馆,中亭街鱼货两边排,小桥左边排水果,安民崎顶挂退衣,横街几家酒米店,惠泽境内剔棕毛,文山横山吉祥山,吉祥山下铸铜锣,茶亭粉店多热闹,福德桥边祖庙前,洗马六柱九仙铺,斗中街一派制头梳,月爿池几家铜钴店,闯进南关一座城……从南到北一直念到省外。通过这段,“路引”,我们对解放前福州地名和市貌可略见一斑。

有人利用福州地名串成对联,谱写诗词和对子,如:“竹横前后屿,柳倒大小桥”。上联嵌竹屿、横屿、前屿、后屿等四个屿名,下联列柳桥、倒桥、大桥、小桥等桥名。又如,“路有东、北大,街分上、下杭。藤结上中下,门辟东西南”。分别点出东大路、北太路、上杭街、下杭街、上藤路、中藤路、下藤路.东门街、西门街和南门街。这类联对既饶风趣,又便于记忆。

pppp有的单个地名也可配成有趣的对子,如:蛇山对猴屿,碗弄对桶

街,凤凰池对麒麟弄,野猫弄对春牛亭,白鸽树对鲤鱼庙等等。

至于用数字命名的地名,也是遍及各处,如一真庵、二桥亭、三叉街、四宝园、五柱厅、六印路、七间里、八角井、九狮庙、十锦祠。

pppp福州地名和店名多冠以“三”,“三”字在福州话中和“生”同音,是吉利的字眼。如,福州戏班有“三赛乐”,澡堂有“三合泉”,布店有“三多”,点心店有“三成炳”、“三成协”,地名有:三坊七巷、三叉街、三保街、三角井、三门里、三合弄、三条档、三角池、三牧坊、三座排、三民里、三县洲、三穿井、三兴弄、三通桥、三和巷、三官堂、三角坂、三捷透、三边洲、三一弄、三座厝、三官巷、三眼井、三角埕、三门桥等。

ppp更有意思的是,民间还常利用地方特点编成歇后语来说明生活中某些现象,例如:“乌尾里推刀——推到底”,(指责推辞责任的人)“下渡尾迎神——好看在后”,“黄巷逐猪——两头跑”,“鼓楼前拾柴屑——自幼结识肝胆兄弟”,“圣君殿水—一双头潮”等等。这些都已成为福州人民的口头语。

福州,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陆、空交通枢纽。三山傲首挺立,闽江穿流城区,白塔、乌塔,两塔对峙,构成榕城独特的“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设、山水灵秀、气势非凡,素有“东南都会””福地宝城”之美誉。 福州,现辖五区二市六县(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个区,福清、长乐两市,闽候、罗源、连江、平潭、闽清、永泰六个县)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万。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石山、屏山围在城中,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别名。因王审知受封闽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定都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了“闽都”之称。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发动市民广植榕树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又得“榕城”之美称。

福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着历代英才。他们中有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等等,仅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近现代名人灿若繁星,举不胜举。福州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从清朝到民国先后13任海军总长、次长、总司令为福州人囊括。1991年,国家对近现代中国杰出专家学者所作的统计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学部委员、院士47人,均列全国各城市的前茅。

福州名胜古迹众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互相融合、交相辉映。至今许多文物名胜古迹仍完好无损。据普查统计,已发现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等各类文物点4497处。其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81处;商周遗址67处;宋至清代木构古建筑2040处。唐至清代的古塔、经幢64座,古桥354座。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保护单位54处。著名的文物有:建于1000年前的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华林寺,立于1000年前的,被誉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称为书法艺术“世宝”的唐篆书法名家李阳冰亲书的乌石山摩崖石刻,闽候县昙石村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遗址等。

福州临江吻海,闽江横贯城区,年均径流量600多亿立方米,海洋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水产鱼类620多种,是全国三大海水养殖基地之一。海岸线长达1137公里,有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天然良港10多处。福州与台湾岛一水相连,东澳港至台湾新竹仅70海里。马尾港距香港488海里,距上海433海里,是沟通中国与亚太地区的海上枢纽。历代到海外谋生创业者众多,如今已有250多万侨胞分布在世界各地。归侨、侨眷和港澳眷属近百万人,在台湾地区有60多万福州乡亲。

福州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1700-1980小时,相对湿度77%。年平均气温为19.6℃,最时是1月份平均气温为10.5℃,最热时是7月份平均气温为26.8℃,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农作物一年三熟,四季瓜果飘香,四时蔬菜纷呈。福州山地占80%,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福州是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也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山水特色凸显,左旗(旗山)、右鼓(鼓山)、北莲(莲花峰)南虎(五虎山)拱卫,盆地面积1440平方公里。闽江横陈,吉祥山、烟台山、高盖山、五虎山逐案抬升,乌石山、于山分列左右。白塔、乌塔各置东西,晋安河、白马河如蛟龙出水,以屏山为珠,呈“双龙戏珠”之势。福州的第一胜景鼓山,国家级重点佛教寺院西禅寺早已蜚声海内外。市区的西湖公园、左海公园、森林公园、温泉公园、鳄鱼公园各具特色,景色千姿百态。郊县平潭海坛度假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还有省级风景名胜福清石竹山、连江青芝山、永泰青云山、闽候十八重溪等等。这些名山秀水风景如画,与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相映生辉,吸引着无数中外旅游观光者。

福州民间工艺久负盛名,传统的工艺品脱胎漆器、角梳、纸伞被称为“福州三宝”。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寿山石雕和200多年历史的脱胎漆器名扬中外,与软木画被称为“榕城三绝”。还有历史悠久的闽剧和评话,古典十番、福州尺唱等传统艺术。而以福州菜肴为代表的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名菜“佛跳墙”名扬海内外。鱼丸、太平燕、鼎边糊、线面等是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福州还是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温泉分布在方圆约9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这在国内外大中城市中也是罕见的。

福州为何称“都”呢?原来,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时期,王审知随兄王潮从王绪起兵南下入闽,于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后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受封为闽王,建立闽国。因首都定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闽都”之称。

此外,福州在我国历史上还曾两次被作为临时首都。一次是宋代末年,即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了当时南宋政权的国都临安(今杭州),恭帝赵显及太后均被元兵俘虏,其兄赵昰于五月一日在福州登基,称端宗皇帝。当时的福州成为临时首都,改年号为“景炎”。但是,还不到半年时间,元兵又从浙江向福州进军,十月攻破邵武城,经南平而下,于十一月逼近福州。当时闽府尹王刚中开城门投降,端宗皇帝从海路逃往广东。

第二次福州被临时定都的是在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明朝的南都(今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聿键从杭州入闽,被奉监国,于是在福州称帝,改纪元为“隆武”,这就是南明王朝的“隆武皇帝”。同时改福建为“福京”,把福州的布政使官署作为皇帝行宫,并封一批文武官员要职,犹如京城规范。其中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受封为“平虏侯”,郑成功赐为国姓(朱)。但不久,郑芝龙叛变降清,形势逆转。仙霞岭重关百里无一兵把守,隆武皇帝见势不妙,决定离开临时首都福州,经南平转闽西。第二年,清兵攻入闽北建宁县,并直驱南平,朱聿键皇帝仓卒逃往长汀,这年八月(1646年)他与爱妃曾氏皆被俘而死。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代以来它有十二个别称:分别是“闽中”、“晋安”、“凤城”、“三山”、“长乐”、“榕城”、“天兴府”、“福安”、“闽海”、“闽州”、“泉州”、“左海”等。

“闽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个郡。七年后又增设四个郡,其中福建叫“闽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广义上称福建为“闽中”,而狭义上则称福州为“闽中”。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荀鹤(846-904年)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他旅居福州时留有一首描写福州秋天的诗,题目就叫《闽中秋思》:“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说明当时福州称“闽中”,秋色如画,但一千多年前交通不便,故诗的最后称“不堪行”。

“晋安”:魏晋南北朝时,晋人纷纷避战乱从中原入闽,始称“八姓入闽”,不少望族定居于福州今东门晋安河两岸,故此时福州别称“晋安”。

“凤城”:晋代地理学生郭璞为福州勘察新城,扩大范围。他在《迁城记》中说,福州“其城形状,如鸾如凤”。于是福州被人视为“凤城”,如今福州许多地名还都带“凤”,如西门的“凤凰池”,工业路一带的“大凤山”、“小凤山”,东街有“凤凰坊”,东门有“凤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书有“凤邱鹤林”,清代三牧坊有“凤池书院”等。如今在闽江二桥南端耸立着一座“凤鸣三山”的雕塑,象征福州的南大门。

“三山”:唐末五代,福州城范围进一步扩大,把屏山、乌山、于山圈入城内,故此后福州便有“三山”之别称。如今海外福州籍华侨聚集地行会组织仍称“三山会馆”。

“长乐”:公元933年,“开闽始祖”王审知死后,他的儿子王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改福州为“长乐”,所以这一历史时期的“长乐”不是指今天的“长乐市”,而是指福州。

“榕城”:宋代治平年间,福州太守张伯玉发动居民“编户植榕”,于是“绿荫满城,暑不张盖”。从此福州开始有“榕城”的别称。

“福安”:南宋末年,元兵挥戈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护送益王赵昰入闽,在福州建立临时“国都”,将福州改为“福安”。 “天兴府”: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国都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聿键从杭州入闽,在福州称帝,改年号为“隆武”,称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

“左海”:清代福州又有“左海”之别称,因为我国古代地名以东西方位而定,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福州位于东海之滨,故称“左海”。清末福州城曾耸立有一座石牌坊,上书“左海流芳”四个大字,以示福州人才辈出。林则徐纪念馆的大门左边上书“左海伟人”,原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人民日报》社长拓是福州人,他常用“左海”笔名发表文章。

“闽州”与“泉州”:唐代初年福州曾叫过“泉州”,但时间很短,到了唐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泉州”为“闽州”,把“泉州”这个名称移给了现在闽南的泉州,直到唐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改“闽州”为“福州”。

“闽海”:辛亥革命后,废除旧府建置,改福州为“闽海道”,于是出现了“闽海”之别称,它包括福州话流行的长乐、福清、闽清、永泰、连江、古田、屏南、罗源、闽侯、平漂等十个县市,故在海外有“闽海十邑”之称。

福州民间长期以来流传“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的民谣。其中“三山现”指屏山、于山、乌山。这三山呈三足鼎峙于今八一七路的中轴线上,十分显目,所以称“现”。 而“三山藏”与“三山看不见”则向无定论,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根据清代林枫《榕城考古略》载:罗山、芝山、丁戊山为“三山藏”;灵山、钟山、玉尺山为“看不见”;二说是根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载,以罗山、冶山、玉尺山为“三山藏”,以龙山、芝山、钟山为“看不见”。不论哪种说法,其“藏”与“看不见”的三山,均系“三山现”(屏山、于山、乌山)的支脉,有的如岗阜,有的似山坡,随着历代道路的拓宽与民屋建筑的稠密,这些小山或被削平,或被遮挡,以致变成“藏”与“看不见”了。现将它们的遗址介绍如下:

罗山,在今南门协和医院后的一座小山岗。

冶山,在今鼓屏路省卫生厅后的小山。

玉尺山,又名闽山,在今光禄坊省高级法院围墙内。

龙山,又称灵山,在今鼓楼七星井巷内。

福州至今还保存了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就已经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和“朱紫坊”街区了。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胸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在这居民区内,坊雹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庞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占地40公顷,人口约1.4万人,现有古民居268幢。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冶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桂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翅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宅院有一进或多进,每进都有大厅、后厅、正房、后房、左右披榭、前后天井。天井是福州传统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厅、榭的敞廊围绕构成矩形空间,为宅内交通枢纽,并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气流畅,排水便利。室内的门、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衣锦坊

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为文儒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清代的著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内有光华阁是为入室弟子课业的地主。陈寓隔壁是现代著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的住宅,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光禄坊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宁时,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光禄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

闽山保福寺遗址

杨桥巷

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杨桥巷古名登俊坊苍,因西能杨桥而改名。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士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你谢銮恩。冰心小时候新加坡在这里住过,好居《我的故乡》中,亦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巷道扩大为道路后,林觉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有相当部份被保存下来。

郎官巷

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东能八一七北路闹市区,西能南后街。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 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诗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至今仍传为美谈。

黄巷

黄巷在塔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据志载。晋永嘉年间(307-312的)中原黄姓人家避乱入闽,落户在此,故称黄巷。唐代崇文馆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兵入福州。“以璞儒者戒无毁,灭炬而过。”宋代崔大夫及第,一度改名新美坊,后称新美里。明代侍郎萨琦亦居此巷。巷内有一“唐黄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还有人见过。

安民巷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宫巷

宫巷在安民巷之南,东西两端分别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据清《榕场面考古略》载:“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后崔、李二姓贵显,更名聚英达,明得改英达。”

中亭街

这是一条富有传奇色彩的商业古街。

这老福州人的心目中,中亭街就像一种商业象征,时刻都在牵动着榕城关注的目光。

“挤得就像中亭街”——福州人至今仍流传的这句口头禅,形象地道出了这条古街的千载繁华和其特有的商贾气息。

当城市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让中亭街的商业地位渐渐为榕城人所淡忘的时候,世纪之交的一项浩大工程,再度让这条古街成为榕城百姓瞩目的焦点。

缘于宋代的中亭街是福州商业史的骄傲。当已经衰败、破旧的中亭街即将揩去千年岁月风尘的时候, 我们不禁要为福州改造中亭街的浩大工程而欢呼。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对残酷无比的市场竞争,我们不禁又为中亭街能否复兴千载繁华而忧思。我们知道,中亭街的再度辉煌,仅有历史的沉淀和恢宏的建筑是远远不够的。她同样需要准确的商业定位并历经变幻莫测的商场洗礼。 毕竟,中亭街首先是商业街而不是观光街。它的气派和恢宏,并不一定与客流量成正比。

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狼烟四起的榕城商界,再也不是靠某种地利或环境就能创造商业神话的时代。更何况,现在不少福州人还有购精品、名品到鼓楼的消费习惯——位处台江区的福州亚细亚购物广场的沉沦,曾经让福州不少商人发出“台江开不了高档商业城”的感叹。

大手笔的中亭街能否从此扭转“乾坤”,一雪台江商界的“不白之冤”?

参考资料: